查看原文
其他

庐江有座古镇,文化荟萃,声名鹊起北宋时

2016-12-01 微聚庐江
点击上方“微聚庐江”可订阅哦!


古镇“罗河”,位于庐江县南部,是合肥市的“南大门”,因古老的罗昌河而得名。罗河镇历史悠久,北宋年间即为庐江县六大名镇之一。这里名胜古迹众多,名人辈出,乃皖中文化荟萃之地。更为难得的是,罗河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,传承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,形成了灿烂的地名文化。





自然景观

   



黄山寨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史志记载誉之为“庐邑东南祖山”。相传乃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曾在此安营扎寨,故名“黄山寨”。它横亘于罗河镇的东南,像一道隔离天日的巨大屏障,又似一把展开的大扇子。此山海拔406米,奇峰峻岭,叠嶂相连。沟涧、峰峦、壁涧,身藏老鹰奇洞、神猪戏兔、莲花险峰、龙王古井等四绝,堪与黄山美。更有神奇传说的“山神化身”——石牛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
青山湖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坐落鲍店村张家老院,因名张院水库,由于水库在群山环抱之中,故亦称青山湖。

青山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千顷竹海、万亩松涛之中。四周群山环抱,古刹林立。不远处有状如石笋的釜顶山,云雾缭绕的白云崖,近则有闻名遐迩的黄山寨以及黄家大山、鲍家大山、徐家扇面山、龙王山、莲屏山、黑山、仙台山、西岭、巴茅岭、蜈蚣岭、见子山、望子山等众多山岭与青山湖山水相依,相映成趣。登高四望皆奇绝,三面青山一面湖,山孕育了湖,湖滋润着山,互为依存,相得益彰。荡桨湖中,垂钓岸边,清风徐徐,扑面而来,使人心旷神怡,疲惫顿消,不啻是合肥南大门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文物古迹

   



文翁祠遗存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位于罗河街道复兴街中段大北巷内。文翁(前156~前101),庐江郡舒县(今庐江县西南)人。西汉循吏,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,兴教育、举贤能、修水利,政绩卓著,清正廉洁。后于蜀地逝世。为纪念文翁,建乡贤祠 ,首立文翁崇祀,以启后贤。(据口口相传和民间艺文杂记记载,庐江境内仅有庐城和罗河镇两地建有“文翁祠”。)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遗爱井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文翁祠遗存前右侧,有一古井,名“遗爱井”,据传此井乃西汉重臣、大司农朱邑所建。朱邑,字仲卿,庐江郡舒县(今庐江县西南)人。西汉,罗河境域与桐乡(今桐城)同属庐江郡舒县地。时朱邑任桐乡啬夫(职掌听讼、收取赋税)。

朱邑秉公办事、以仁义之心广施于民,深受吏民的爱戴。后不断升迁,官至大司农(户部尚书)。进京赴任前,适逢大旱,朱邑捐俸禄掘一水井,留仁爱于罗河吏民。“立善遗爱,民有馀思。”后人名此井为“遗爱井”。此井圈是用一块整麻石雕琢而成,历尽兵燹,几经填塞,井已干枯。然其井圈在一代又一代的乡民们精心呵护下,历两千余年,至今仍保存完好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古桥:罗河桥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又名“罗阳桥”,此桥为料石拱桥,全长30米,三孔。相传乃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南下讨伐窦建德驻军于此所建。历尽千年风雨,几经兴废,最后一次乃嘉庆元年倾圮,由镇人项恩长募捐重建。上世纪70年代末,罗河水改道,桥身两侧架起“水中楼阁”,桥下河水依然,而桥面不存。所幸当年建桥时雕刻“罗阳桥” 三字的麻石条块,至今仍然嵌砌在桥梁中孔正中。枯水季节,乘小船进入桥肚,“罗阳桥”三字,仰首尚可依稀辨认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古桥:高桥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坐落高桥村小洼组,建于清代康熙或雍正年间,青石砌就,桥面黄石铺成,此桥横跨大龙坝、大龙坝自南向北流向黄陂湖,是罗河钱桥来往砖桥、无为必经大道。由于是一孔桥,显得突兀,又横跨高溪岭,高溪岭处为高溪上保,故称高桥。相传,此桥为“牛顶桥”,桥面封拢,上最后一块石梁时,师傅喊: “上梁了,哪个来顶桥?”这时,附近田地里一条黄牛“哞”了一声,算是应承。师傅立即让民工将桥梁上好。桥成,牛亡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古街:复兴街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这是一条依然古韵犹存的老街:徽州民居的传统风格,建筑色彩淡雅古朴,结构错落参差,小青瓦,白粉马头墙(又名封火山墙);整个街宽不足5米,全是青石或麻石条铺成。石条街面上,不规则地布满被独轮车碾压出来的沟槽。此街中段一条“大北巷”(又名“大水巷”,古名毕家弄),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遗存“文翁祠”、“遗爱井”均在此巷内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
古界碑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位于罗河镇黄龙村和枞阳县白梅乡东山村王祠庄、杨庄分水岭交界处。碑前后面分别篆刻着“庐州府、安庆府”繁体字样,其南面是“庐州府”,北面的是“安庆府”,附碑文曰:“江南安庆府桐城县界址年孟月吉旦立。”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罗家嘴暴动旧址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位于罗嘴村罗家嘴村民组。现存一栋晚清时期民居4间,为李氏老屋。坐北朝南,东西长13米,南北宽7.4米,高约5米。当年罗家嘴暴动指挥部设于此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董家祠堂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坐落郑湾村董碾庄董祠山,二进,每进三间,雕梁画栋,砖墙瓦顶,坐东南朝西北,天井院内有一棵粗壮如斗的柏树和两株桂花树。祠前有冲凹,冲下有口塘,叫“金钩钓月”。抗战时期,中共地下党常出没于此,秘密接头和商讨研究对敌活动方案。1928年,七架桥区党代会在此召开。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以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,居住于此时达3个多月。

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▲






孝道文化

   

“百善孝为先”,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。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,“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”,又是和谐文化,中国特色文化。罗河古镇乃儒家“四维”(礼、义、廉、耻)之乡邦。历史上罗河镇的孝道典型不胜枚举,明万历年间孝子张振祺万里寻亲孝感苍生;清乾隆年间的“母子坟”,其母子神灵为感谢苦难中乡邻资助之恩,庇佑众生“求子得子、求财得财”的传说数百年不衰。




觉得不错,文后赏个ZAN 吧!


大美庐江,暖心汤池,温泉养生旅游季,更多精彩等你嗨  

庐江人的福气,登冶父圣山,体验惬意人生  

汤池,你为啥屡屡受呵护?原因终于找到了……  

庐江脱贫又一招, “种太阳”长出了“阳光财富”  



微聚庐江

传播庐江声音

展示庐江风采





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!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、关注庐江、欣赏庐江,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,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!

投稿邮箱:wjlj2015@163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